主任医师,硕士研究生导师。四川省名中医,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,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。
现任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,中国针灸学会临床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疼痛分会副会长,四川省针灸学会副会长,四川省针灸学会临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;国家中医药管理局“四川省中医康复服务能力规范化建设示范基地”项目负责人,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科技部重大研发计划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、四川省科技厅、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多项科研课题负责人及主研人员;公开发表论文42篇,参编著作5部。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、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、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一项。曾多次到德国、葡萄牙、新加坡、泰国等国家进行讲学、学术交流。
||
从事临床一线工作36年,擅长运用针灸、中药及现代康复技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,如中风偏瘫、失语,三叉神经痛,面瘫,面肌痉挛,偏头痛,失眠,抑郁症,神经性耳聋,耳鸣等,同时擅长于针灸及康复治疗颈腰椎病,坐骨神经痛,肩周炎,风湿性骨关节炎及类风湿性关节炎,带状疱疹后遗疼痛等疼痛性疾病。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面瘫、面肌痉挛;运用埋线、针灸减肥。采用热敏灸治疗免疫功能低下、前列腺疾病等。创新性地总结出针灸“心-脑-脏腑三位一体针法”治疗精神情志疾病,对抑郁症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、血管性痴呆有显著疗效;对针灸治疗中风后语言障碍、肢体偏瘫有较深入的研究。
临床上中还总结出了“经筋调理四联综合疗法治疗难治性面瘫”、“穴位埋线综合疗法治疗面瘫后遗症”、“局部透刺结合循经取穴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”、“刃针结合隔物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”、“调心安神、疏肝健脾针法治疗失眠” 、“健脑安神、开窍通络针法治疗耳鸣”、“时空针灸治疗身心疾病”等具有特色的针灸疗法,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;自创智能多功能温控灸盒,获国家新型实用发明专利。